• 介绍 首页

    庶女多福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庶女多福 第96节
      江凌:……皇上震怒,六部混乱,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八品官来操心吧?虽说王尚书日前说今年给他个优评,明年应该会升一级,可这才刚报到吏部呢。就算七品,也还是个微不足道的芝麻官。再说……就算他今天官至尚书位极人臣,媳妇可是他自己的,朝局却是皇帝的,这个先后顺序在他这里也不会变。
      杜侍郎见他一言不发,无奈跺了跺脚,道:“以后你去哪里知会一声!宫里来人,传你进宫。”
      江凌:……
      他平日稍微开个小差什么的,一向没人在意。什么时候他这般重要了?
      今日王尚书上朝后留了宫,到现在还没回来。急着传他进宫做什么?他在茶引司任职,这调拨粮食的事,可跟他没关系。便问杜侍郎。
      杜侍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只匆匆带他见了传旨的小太监。
      那小太监上前拽着江凌的衣袖就急道:“赶紧跟我走。”
      江凌:……
      一路忐忑。
      他虽出身侯门,可永胜侯府是冷灶,便是腊八节赐粥这样淡薄的君恩都撒不到。他从小到大就没靠近过皇宫的门,只远远地看过这巍峨的宫门。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挤身其中。
      可此时天色稍晴,阳光奋力从厚厚的云层中照射出来,青砖宫城一半埋在冷白的积雪里,叫阳光一照,如在云朵之中。
      他便跟在小太监身后,一步步走进了那层层宫阙吞金稳兽。
      宫里的积雪倒是清扫得及时,中间一条金砖道走起来极快。
      可也走了快两刻钟,才到了一处朱漆飞檐的殿宇,上头黑底大匾写着三个金色馆阁体的大字“宣政殿”。
      这地方江凌倒是听说过,是皇上的御书房。
      平素下了朝,若还要召见重臣议事多在此处。
      就见两侧阶上站着佩刀侍卫,他跟着小太监一步步走到殿门外。
      守门的太监好奇地看了江凌一眼,忙把旁边侧门推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小缝。
      那小太监先垮过半尺高的门槛进了殿,但伸手招呼江凌。
      江凌忙侧着身,小心地不发出任何声音挤了进去。
      就见阳光从两侧及门上的明瓦琉璃照射进来,殿内显得十分明亮,他倒能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。
      上首团龙泥金的大黑屏风,前面是一张高耸的龙椅,上头坐了个明黄的身影,隔得远,他也看不清楚长什么模样。
      下首地上辅着厚厚的大红波斯花卉地毯。两侧落地香炉中香烟袅袅。
      中间已经前前后后跪了十几个人。看官服都是一二品的大员。
      那小太监便引着他到地毯最后头跪下,又没声息的走开了。
      江凌见自己前头跪的是个穿六品袍服的官员,心中不由十分诧异。
      面君议政这种事,向来都是一二品大员的事。他们这种小官,连见个上官都不易,怎么会召到御书房来对应?
      正不明所以,就听得有人道:“朕算是听明白了。太子说是户部粮草调拨不及。户部说粮草层层克扣。县州府令说是因为灾情百年未遇。兵部说雪路难行,所以调兵不及,才让暴民坐大。总之,你们一个个的全没责任,全是刁民要害朕,全是朕的责任!谁让上天看朕不顺眼,要天降大雪不止!是朕失德!说……你们是不是这个意思!”
      语气一开始还是在嘲讽,后头便是在怒骂!
      果然传说中的皇上震怒千真万确。
      江凌伏在最后面都能感觉到这股怒气,还有前头那个六品官在瑟瑟发抖。
      江凌在户部办差两年,也见惯了这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之事。
      照他想,这次赈灾皇上委派了太子,这差事办砸了,太子便要负主要责任。
      可太子却把责任推给王尚书。
      王尚书不敢得罪太子,只能往下推。
      皇上怒骂之后,没人敢说话,殿内静悄悄地,好像连那香炉冒烟的声音都能听见。
      过了片刻,才听皇上道:“袁相公,你说呢?!”
      江凌便知这是在问左丞相袁桓,如今的百官之首。
      袁桓不但是当朝左相,也是太子太傅,三朝的元老。
      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:“陛下,以老臣所见,这追究责任之事可以缓一缓。当务之急,只有两件事。一是如何尽早平息昌县之乱。二是如何防范别处,不要步昌县后尘。”
      江凌心中佩服。这确实是老成之言。而且谁也不得罪。
      “哼!”皇上鼻孔里哼了一声,算是同意他的说法。
      就听袁桓接着道:“不如先将昌县陶荣生县令下狱待审,平息了昌县县民之怒。再由乐田县县令龙家胜前往主持赈灾善后事宜。兵部继续调集兵马扫荡残匪。其余各处赈灾均以乐田县为例,如此可保无虞。”
      江凌听了,眉头微收。
      乐田县之所有平安稳定,跟龙县令的关系不大。主要还是靠的宏福寺,尤其是钟哲,后续源源不断地保证了粮食供给。
      如今昌县危局,以龙县令之才多半处理不了。
      更何况也无法各处都照搬乐田县的做法。
      毕竟其他地方并没有个宏福寺,替官府承担了一多半的责任。
      就听皇上冷笑了一声,“以乐田县为例?刚才袁相莫非在打瞌睡,没听见陈尚书之子陈侍御史的呈报?昌县可有个宏福寺?可有个王青云?可有个陈勋?可有个江凌?!”
      江凌猛地听到皇上提及自己,不由大为震动。
      原来在他前头跪着的那个六品官是陈勋。
      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搞砸了赈灾一事,百般推诿,便有人提到了聚福镇,于是一个牵一个竟把他扯了出来。
      虽然东宫之位甚是稳固,可也说不定有别的皇子蠢蠢欲动。这才有了昌县之乱。
      他正在思忖,就听得一声喊:“江凌何在?!”
      江凌不由轻轻一颤,眼神灼灼明亮。
      他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。
      第88章 良机难逢
      显然, 这次太子把赈灾的事搞砸了,事后又不敢承担责任,皇上确实十分恼怒。
      连带的, 也对袁相这个相爷加太傅十分不满。
      刚才问袁相这几句, 分明是引蛇出洞。
      虽不知道皇上叫他来是想干什么, 但是这也可能是他这一辈子唯一能见到皇上的机会。
      他一直努力上进, 就为了不让锦鱼日后后悔嫁了他。
      可他若是论资排辈慢慢升迁,也不知道要锦鱼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扬眉吐气。
      今日这样的机会,也许是一生一次。
      他无论如何也要给皇上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,同时也不能把太子还有袁相得罪了。
      江凌长吸一口气,沉稳地回应了一声:“回皇上, 微臣在此。”
      皇上叫了这一句,就听见殿前远远地传来一个回应。
      这声音平静无波,好像泰山崩于前亦不改色。
      既无突然被点名的惊惶害怕, 也无突然被关注的受宠若惊。
      他若是没记错的话,这个江凌是头一回面圣。
      而且还是他震怒的情形之下。
      刚才那个陈侍御史就吓得声音颤抖。
      今日金殿之上,百官为了昌县的事闹得不可开交。有攻讦太子无能的, 也有吹嘘太子身先士卒的。有说太子要为此次赈灾暴动受罚的, 也有说太子无过有功应该嘉奖的。
      吵来吵去, 东宫一派把责任全推到了户部。
      户部王尚书就以乐田县为例, 证明户部粮食分发及时, 只要地方官员处理得当, 并不会出乱子。指责昌县官员上下都有问题。
      结果自然有维护昌县官员的官员反驳说龙县令只是捡了别人的便宜。实际上乐田县救灾安稳无事, 是因为宏福寺承担了上万的灾民安置。
      因那龙县令还没有上朝的资格,离得也远, 礼部陈尚书便说他儿子陈勋对事情经过最为了解。因他儿子一直在宏福寺与龙县令之间居中联络,共同救灾。
      因此散了朝他便留下了几个重臣继续商议, 还特别召见了陈勋。
      陈勋年纪不小,也出仕多年,可是刚才回话时结结巴巴半天才把事情经过说清楚。
      他这才知道王家姑娘竟是多年一惯在宏福寺施粥,又听说这次救灾之所以没出大事,全是因为永胜侯府的庶三子江凌筹谋有功。
      永胜侯府虽是侯府,可除了官定爵禄,多年没有恩赏了。
      他都不记得这永胜侯长什么模样。蓦然听到江凌的名字,倒有几分好奇。便多问了几句。
      才知道原来这江凌跟柳镇一样是卫尚书的女婿,是京中出了名的美男子。
      因牵扯到的王青云江凌都与朝中一二品大员有关,他多少有些疑心这陈勋是在夸大其词,替王家卫家请功,以示好。
      也想再找个了解情况的人来对质一番,以免偏信一方,冤枉了太子。
      如今听得江凌蓦然被点名,仍是如此沉稳应对,对陈勋的话也多信了几分,心中便有了几分喜欢,因道:“你上前来回话。”
      就见红毯尽头站起一个身穿八品青圆袍的青年,容色如玉白得晃眼,身姿出众,举止潇洒。
      双手圆拱于身前,弓腰低头,一步步走得极稳。
      明明头一回在御前行走,竟是从容得好像走熟了的一般。
      别的不说,光是这份气度已经叫人不敢小觑。
      及走近了,就见他右手提着前襟,复要下跪。
      他忙叫住,这张脸……生得极好,如玉如琢,不怪人说是京中少有的美男子,可这并不是令他吃惊的原因。
      这张脸,竟然有几分说不出的熟悉,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。
      他明明没见过江凌。
      可即便他有些失态,面前的青年仍是从容不迫。
      就这样静立着,半垂着眼眸,弓着腰,一动不动任由他打量。
      还是身边大太监轻轻喊了一声皇上,他才回神,道:“你怎么想到去宏福寺施粥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