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晚唐浮生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晚唐浮生 第1321节
      “哈哈。”敦欲笑了,道:“我们弱,但识时务啊。我父是大夏忠顺碎叶王,我是王世子,你有什么?”
      毗伽无言以对,但喝闷酒。
      不一会儿,中官韩贽走了过来。敦欲立刻起身行礼,毗伽也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,草草一礼。
      “圣人召见二位。”韩贽言简意赅地说道。
      “何事?”毗伽下意识脱口而出。
      以他现在的身份、地位,圣人最好忘了他,那样活得够长久,被召见真不是什么好事。
      “廉婕妤已有两年未见朝散郎,求得圣人允准,今日可见上一面。”韩贽心情好,耐心回了一句。
      “我娘亲?她怎么是婕妤?”毗伽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。
      有些事不怪他。亡国之君,在洛阳如同瘟神一般,少有人接触,消息自然不灵通,什么都不知道。
      自明献皇后赵氏走后,充媛张惠心中郁结,不过年余,便离世而去。
      同光元年初,脩仪裴氏也突发疾病,薨。
      彼时圣人还在征战,这些位置便空了下来。回来之后,大行册封,以储氏为贵妃,以种氏为昭仪、以述律氏为脩仪、以江氏为充媛。
      廉氏生下过皇子,肚里还怀着一个,得封婕妤,本就是应有之意。
      蒙氏、偰氏、阿迭氏也一并得封。
      如此一来,后宫再度充实了,目前共有嫔御二十三人——不过,按照邵树德私下里的话来说便是,“堪用者不足一半”。
      “至于朝请郎,圣人则有要事交代。”韩贽说道。
      敦欲幸灾乐祸地看了毗伽一眼,理了理袍服,道:“我这便去。”
      毗伽本不想整理袍服,但想到要给母亲留下个好印象,便稍稍整理了下。
      三人很快离去。
      宴中觥筹交错,官员们推杯换盏,谈笑风生,尽享着太平繁华的光景,无人注意到角落里悄然离开的敦欲、毗伽。
      这个世界,有胜利者,有失败者,有得意者,有落寞者,本就如此。
      ※※※※※※
      “敦欲你好生收拾一下,元宵节后就离京吧。”大明宫承香殿内,邵树德说道。
      甫一进殿,毗伽没想到圣人的注意力居然在敦欲身上,只用余光瞄了他一眼,便专心对着敦欲说话。
      旁边母亲廉氏招了招手,示意他过去。
      看着母亲明显凸起的肚子,毗伽心中五味杂陈。
      他原本设想过自己的心情:愤怒,外加一点点耻辱感带来的说不清的情绪。可在看到端坐在那里的圣人时,就如同老鼠见了猫,什么勇气都烟消云散了,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,甚至有抑制不住的想颤抖的感觉。
      很多人喜欢吹嘘自己如何英勇,如何充满男子气概,但当他真正面对死亡的威胁时,真实的表现会令他自己都难以想象。
      怎么会这么怂?
      “娘亲。”毗伽挪到廉氏面前,感觉才稍稍好受了一点。
      廉氏轻叹了口气,低声道:“再娶个新妇吧。”
      毗伽低头不语。
      那一边,邵树德继续说道:“你作为朕的使者,回趟碎叶吧,看望下汝父。”
      敦欲满脑子问号。就这事,让我回去一趟?值得吗?
      老实说,来长安这段时日,得圣人赐宅,又娶了新妇,见识了很多事情,正在兴头上呢,根本不想回去。
      邵树德咳嗽了下。
      韩贽会意,走到敦欲身边,附耳说了几句。
      敦欲恍然。
      原来是想让父亲上表,请圣人加尊号“建文神武无上皇帝”啊。
      也对,这事圣人只能暗示,不能明着来。
      想想看,你派个钦差过去,堂而皇之要求人家上表,说出去不好听啊。这事,还是只能私下里暗示。
      敦欲这下知道自己的差事了:前往碎叶、伊丽、热海三地,私下里传达圣人的意思。
      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:接触西边各部落,主要是乌古斯、可萨回鹘(非北庭、阿尔泰可萨回鹘)甚至是不里阿尔人。
      乌古斯回鹘若愿来投,可行册封之事。
      可萨回鹘、不里阿尔人主要是先行接触,加强商贸。
      “臣遵旨。”敦欲立刻应道。
      虽然不舍长安,但有点事做也是好的。他看得出来,圣人十分重视这件事,并不仅仅是为了面上好看,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意义。
      “你父亲年前上奏,有葛逻禄部落觊觎汗位,意图兵变,失败后投奔波斯。”邵树德又道:“也不知如今怎样了。此番西行,不要带什么东西了,朕会令各驿站准备快马,你速去速回吧。”
      “遵旨。”敦欲心下一惊。
      他知道这几年父亲的表现很不好,让很多人轻视了。若非得了大夏册封,葛逻禄人早就跳出来造反了。能隐忍到现在,已经是侥天之幸——父亲心中应当有数,不然也不会识破葛逻禄人的阴谋。
      与敦欲交代完毕后,邵树德又唤来了毗伽。
      “坐。”邵树德指了指一张绳椅,说道。
      毗伽扑通一声跪下,待听到“坐”这个字时,又暗骂自己昏了头,于是顺势嗑了头,然后坐到了椅子上。
      殿内宫人尽皆捂嘴。
      邵树德也不禁莞尔,道:“廉婕妤都和你说了吧?”
      “臣遵旨。”毗伽连忙起身,声音微微有些颤抖。
      邵树德摆了摆手,让他坐下,道:“此事不算很急,三四月间上疏便是。”
      毗伽又应了一声。
      邵树德突然觉得有些无趣,道:“既明白了,就退下吧。”
      难得想给毗伽点事做做,让他安心在本朝当官,有个前程,没想到这般不堪。
      他唯一的优点,大概就是妻子比较妙了。
      邵树德虽然老了,但多年习武,又精于箭术,故练就了一双铁手。
      这双手,不但粗壮有力,而且非常灵活,更兼有一层粗糙的老茧,故无往不利。
      掖庭的宫人们,每个月总要洗几次床单,每次都能看到明显的喷溅水迹。
      第一次遇到,真是极品。
      敦欲、毗伽二人很快退下。
      当天傍晚,大諲撰、郑仁旻二人也奉诏入宫。
      ※※※※※※
      承香殿外,王建默然肃立,心绪复杂。
      作为大封国的使者,他去年秋天就抵达长安了。本以为参加完朝贺便可离去,可谁成想,其他人都收拾行李离开了,他却被留了下来。
      “大封”就是“泰封”。
      建极元年(901),弓裔在松岳定都称王,定国号“高丽”。
      建极四年,迁都,改国号“摩震”。
      建极十一年,复改国号“泰封”,改元“永德万岁”。
      三年后,改元“政开”,今年便是大封国政开四年。
      大封与中朝的关系,经历了许多波折。
      一开始,因为夏军拉拢了浿北诸郡的土豪,令其降顺,终止了在中朝、高丽间的摇摆,弓王大怒,两国关系急剧恶化。
      随后因为鹘岩城尹瑄投靠夏国之事,双方还兵刃相见了。
      但经历了这几年后,弓王似乎认识到了大封国很难在南方还有敌国的情况下,再与大夏争夺浿北诸郡,于是缓和了态度。
      六七年间,三度遣使入朝,态度十分恭敬。而大夏似乎也对南方的泰封、百济、新罗没甚兴趣,欣然接待了使者,给予了不少赏赐。
      建极十四年,弓王遣使入朝,请册封为“高丽王”,被拒绝。
      建极十五年,复请封,又被拒绝。
      使者回去后,弓王问其故,使者答曰:“夏国天子自西域降下德音,言‘久闻泰封王侍中精明果敢,多有勇略,若想封王,非得王侍中亲至不可’。”
      恰好彼时王建立功甚多,遭到猜忌,有杀身之祸,便应下了这趟差事,来中原避避风头。
      但避风头是一回事,被扣留则是另一回事……
      “王将军,请随我入内觐见。”正烦忧间,韩贽走了过来,轻声说道。
      “好。”王建收拾了下心情,跟在韩贽身后,入了正殿。
      邵树德正在御案后写书,见王建入内参拜,便搁下了笔,道:“赐坐,上茶。”
      王建躬身道谢,坐到一旁。
      邵树德看了他一眼。
      这是个非典型武人,身上文气很足。
      双眼有神,身材高大,体格强健,多年身居高位,也有了一定气度。
      弓裔的那个泰封国,可以说有一半是王建打下的。对阵百济、新罗之时,他也屡立奇功,威名赫赫,显然谙熟军略。
      难怪会被弓裔猜忌!
      立下这般功劳,已经功高震主了。他与弓裔之间,必然要死一个。不是弓裔将他下狱赐死,就是他造反弑君——历史上是王建弑君成功,笑到了最后,并开创了高丽一朝。
      “贵国使者已携带册书走了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朕册封弓裔为‘恭顺泰封王’,不管他怎么想,就这样了。”
      饶是早有心理准备,王建仍然心下大震。
      册书都带走了,他这个正使却不能走,何也?
      “再过个半年,还会有使者从铁圆(今铁原)过来,届时随行的,多半还有王将军的家人。”邵树德又道。